橘生淮南 发表于 2025-3-1 13:12! e( V# r5 z& z. l
要知道他发现周围其他的人是通过记忆学习,而不是理解。的他所处环境可是他的本科院校MIT,也是这种情况 ...
' v; S9 R. e- k; i恩,如果真的某学科的顶尖人才,我觉得中美两个都会重视的。不过,在美国大几率会比在中国好,但我还会认为这主要是经济和科技底蕴造成的差距,毕竟美国领跑这么久,虽然中国在奋起直追,但还是需要时间的。同样的一颗聪明脑袋,一边已经把需要的研究设备和资金配齐,另一边还是白纸一张,甚至因为科技封锁束手束脚,这个真的没得比+ k8 P x l; N* o' u/ ]
& q( U1 s) E' N/ B% y
学习方法那边,其实我也会认为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靠理解的方式去学习,首先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理解能力,其次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奢侈的学习机会。就用我自己举例子好了,其实我理科真的没有很灵的,很多东西当下理解不了,也只能靠死记硬背先过关再说。但是身边真的有灵的,听他讲讲,搞不好有些节就解开了。也许他远没有到费曼那个等级,但是对我来讲,他就是“天才”,是那个“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”的人。但是,我们是同一个老师教的,看的同一本书,自认我听课认真度也不会比他差,但只有他举一反三,构建了自己对这件事完整的理解,而我靠自己就没办法,这纯纯就是自己的能力问题,怪到老师身上就不太公平了。而我在听了他的去理解后得出了我的理解,说明一来我有能力接触到这么优秀的人,二来我有足够的时间去深究这件事,这其实都是很奢侈的事,其实都是有很大的成本的 - Z! s1 L& c1 T) _. |2 \0 E8 C/ p; f
另外我想再抛出一个点,其实就算是在MIT这样的学校,更多的其实也就是“优秀的普通人”。其实教育真的是一个筛选的过程,既要筛出顶尖人才,也要筛出没那么灵,但是愿意付出努力的人。其实后面这部分人才真的是社会里面的中流砥柱,是真正为天才创造改变人类的机会的基础资源的基石。所以就算是顶尖高校,课程设置也要照顾到这类人。而这类人在费曼这种顶尖人才眼中,其实就是“没办法理解事物本质”的人,即刚刚例子里的我+ d5 L D. I# N9 x0 S
3 w$ X- t; d V# b- S
当然,我没看过这本书,如果有不妥的地方算我妄言而已。我也自认没有资格去评判这种百年牛校的课程设置(我算老几。。。),我自己也没有很喜欢我曾经经历过的,但这是一段实打实的筛选和磨砺的过程,所以无论如何,还是有收获的; ~- |0 ?$ @6 V ~
2 Z9 A( e, i3 ^( Y( w6 S
啊哈我就乱说而已,别当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