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高栋的父亲
7 h- m' h5 w, U; E0 K$ E3 e 高栋告诉我,其实,他很替他父亲不平的,虽然他和父亲的感情并不深。“小时候,我心里根本没有父亲的印象,他很少在家,每年探亲,刚刚建立的一点印象,在他走后就很快忘得一干二净。我不知道他和妈妈的关系怎么样,但我觉得一个男人被戴是了绿帽子,而且不止一顶,终归不是一件好事。”
# \; b+ w# A8 b, _. O! g7 ` 我认识高栋的父亲,一个威武的军人,说他威武,并不是因为他身材魁梧,相反,他是一个比较瘦小的人,也就一米六多点吧,我初见他时,还挺失望,电影中的解放军叔叔,可是英俊武威,可他既不英俊也不威武,但他的表情,还是透出军人特有的气质,我认识他的时候他才三十多,正是一个男人风华正茂的年纪,因为瘦,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一些,我特别喜欢他的眼睛,细长细长的,当他看着你笑时,总闪烁着一种让人捉摸不透的光芒,让人觉得他很神秘。7 r. F( L! S! K
我很奇怪的是,在高栋身上,找不到他父亲的影子,第一次见到高叔叔的时候,我是很好奇地偷偷观察他,因为,不知道为什么,我总觉得这个人在那里见到过,而且,当他第一次笑眯眯地抚摸我的脸时,我竟然有想抱住他,一依偎在他的怀里的冲动。
2 B0 C: ?6 c; `$ f" T7 o/ @2 G* T$ y3 m现在想起来,这种与他似曾相识的感觉,就是人们所说的缘分。如果不相信什么缘分,那就是因为他太平常、太普通了,普通得你不能在他身上找出任何让你印象深刻的特征。2 L4 D2 ?. t. r8 R
但我一见面,就被他吸引,我自己都不知道他多我的吸引力是什么。; Q8 ?8 \) s; L2 o
现在想起来,可能是我小时候有军人情结,我们小时候看的电影,大多是战争影片,我记得我小时候特别喜欢《渡江侦察记》里的孙道临,《烈火中永生》里的赵丹,《红色娘子军》里的王心刚,《英雄虎胆》里面的于洋,我常常幻想我也能成为他们那样的英雄。
6 H# O9 X: j+ W# I% S+ I! O' _' V高叔叔是我现实生活中见到的第一个军人,和我又那么直接的军人。6 V/ l, @# a `
也许高栋曾在他面前说了我许多好话,一见面,他就喜欢上了我,而且,我自认为这不是平常广义是的喜欢,就好象我也是他的一个儿子。他每次回家探亲,带的礼物,高栋有的,我就有,他当着高栋的面,毫不吝啬地夸奖我,说他就喜欢听话的,爱学习,有礼貌的孩子。有一次,他鼓励我和高栋要好好学习,学好本领,将来才能干大事,他说他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,他能混到今天的地步,就比常人付出的多的多,他奚落他儿子头脑简单,四肢却又不够发达,不知道将来能干些什么。6 g3 b6 a" \1 U% K2 [
幸好高栋和我是铁哥们,不会因此而生我的气,如果父亲说的实在过火了,他就软软地回敬一句:“谁叫你没有本事,生不出聪明的儿子,话又说回来,我还不是你遗传的,我还没有怪你呢。”
7 O- D# U* b4 `' o7 ~ 高爸爸一愣,想想也是,虽然不再责怪儿子,但对我的赏识还是溢于言表。0 g: K3 \* L6 e0 l) z& q2 B* ~
高爸爸虽然文化不高,但还是很有远见的,往往在我们这些小青年面临人生选择时,能给一些非常中肯的建议,而且,有的还能改变人的一生。
8 C7 {0 Z2 e/ D3 h% W8 F' T 1979年,就在我们初中就要毕业的时候,高栋妈妈给高栋找了一个招工名额,可以到供销社工作,当时的供销社正是十分红火的时候,没有特殊的关系是进不去的,高栋当已经满了16岁,读书成绩又差,还是蛮想去的,他征求我的意见,能参加工作,对我们这些农村孩子是多大的诱惑啊,我当然鼓励他去,有了我的鼓励,他更加跃跃欲试了,并信誓旦旦地对我说,他挣的工资,一定和我分享,我的什么亲戚要买紧缺商品,他一定帮忙。
) {2 \; ^& f" C+ r 我问:“这事你爸爸知道吗?”/ \) E% _0 i; L) p
“不知道。”高栋回答道,“我想他不应该反对吧?我读书不行,早点工作也好噻。”8 i0 |4 J8 k1 `+ I% v
我说,还是应该征求爸爸的意见,毕竟他还是一家之主。高栋给爸爸打了电话,爸爸果然对他小小年纪就要参加工作很生气,在电话中还和高妈妈吵了一架,并称他马上赶回来,等他回了家再说。- E f8 L4 V' s4 H4 s& k) w7 t
回到家,高爸爸对高栋说:“我知道你读书不行,我也并不要求你非上大学不可,你总得读一个高中啊,知识多了,你今后干什么都行,一个初中生,又能干些啥?”
1 `. L! B) b0 D 高栋还是想参加工作的,他嘀咕道:“读高中,我还不是坐飞机?”6 {9 [; `' c( F% F$ Z1 B) D* G% I
高爸爸道:“总要学一些,就算什么没学到,也要长些见识。”. J6 C+ }$ L& m8 n) t( ~! b: A
那天晚上,高爸爸把我叫到他们家,让我劝劝高栋,高栋看见我诚惶诚恐的样子,大咧咧地说:“算了,谁都不用劝了,我读高中就是,小冰,你是读书的料,我爸爸也很看好你,你要努力喔,我陪你读,但二天你读大学,我恐怕就陪不了了,我家没有哪个有这么大的能耐吧?也让我去读大学吧。”4 g3 |5 p: `7 N4 A4 A8 a! O
那年六月,我也面临和高栋同样的选择:要么考县里的师范学校,三年后回家乡当一个小学教师,要么上高中,继续努力,向大学奋斗。
, s8 `! m5 ]/ _9 ]: f 老师和我父母的意见是让我考师范,因为这样我就端上了铁饭碗,当上了国家工作人员,不必象我父母那样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了。而且如果我报考师范,考上的可能性十分大,我将是我们学校1977年恢复考试后考出去的第一个学生,也是我们村里第一个靠自己真本事挣到国家饭碗的第一人。
7 @6 x, Q7 a+ Y6 j 我不太喜欢教师这个职业,因为我觉得自己嘴笨舌拙,不适合当教师,我想上大学,可那么多第一在诱惑我。
6 n# D8 w' N* @! U 我把我的想法讲给了我的老师,老师对我说:“人要正确衡量自己,不能好高务远,有这种想法是好的,可你想过没有?读高中的变数很大,你能保证你就一定能考上大学吗?考不上怎么办?你对得起你的父母吗?他们对你寄予了那么大的希望,再说,我们学校今年的升学希望就靠你了,如果你放弃报考师范,我们这么多年对你的辛勤培育不就是白费了吗?你对得起关心你的老师吗?”' r( h7 |' v) [$ c' u
我不知道我不读师范怎么就辜负了他们的期望,后来才知道,当时对小学的考核,上看那所学校初中毕业生有多少升如师范或中专的。
5 M$ I) A, a; H; c/ \; X4 ]& r 我把我的愿望告诉了父母,不出所料,换来的是一顿臭骂,再后来,老师和父母联合给我施加压力,迫我就范,同学们也开始讥笑我“癞蛤蟆想吃天鹅肉”,叫我什么“北大”,搞得我情绪十分低落。
9 [9 V7 y/ T' E9 s7 {# Q" v& X 只有高栋支持我的想法,他认为我“这么”聪明的人,不读大学实在太可惜,“当老师有什么好?整天和小娃娃打交道,多烦啊。”
5 b5 V8 b: @0 k! Y" B2 O- X 但他的支持的力量毕竟有限,在填报自愿那几天我都被折磨得有些精神恍惚了,老师们气极了,认为我这样下去,高中都考不上,还不说什么师范。5 C2 x; U( g, j+ s. n7 F5 \
父母也被我气得生病在床,我承受不了这么的的压力,决定就范。
& N' v3 l+ V P- v, z, \! I+ Y' Q3 J 高栋把我的情况告诉了他的爸爸,他爸爸坚决支持我的想法,他说他去做我父母的工作。
6 B2 C) h; h8 n$ C 高爸爸找到我的父母,我父母向他诉苦,说我一个农村孩子,能找到一个铁饭碗就是祖上烧了高香的,不敢再有什么别的奢求,再说,我们家庭比较困难,也送不起一个大学生。! S: q% u( j _& E, H
高爸爸表态说:“就当他是我的干儿子,他上大学我送。”
6 ^2 W/ ~2 g! ^+ J8 \, ` 我父母固执地说:“要是他二天考不上大学呢?岂不误了他一生吗?”
4 E U! j- o* V R& r1 M( V 高爸爸坚决地说:“他考不上大学,就到我的部队当兵,我负责给他提干,怎么都比当一个小学老师强。”
4 D* d; k; ? \- H% r3 g 这下,我的父母彻底没有什么话说了:“那好吧,就依你们的。”
- [- m q5 q) l" r& w 那年,我没有报考师范,我们学校也因此在当年的升学考试中被剃了光头,我心中虽然有些不过意,但我毕竟赢得了我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胜利,还是挺高兴的,而我的老师,却非常记恨我。 1 U% H4 l% S8 v9 w
1 k1 Z3 V, o8 T* O
/ i$ H3 J( x+ f: J
本文为考古一派会员原创作品,转载请注明:www.myolder.net 9 ^! j1 \; H' _" |7 C
原文链接:http://bbs.myolder.net/thread-147096-1-1.html |